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。
2012年,在致力于经济跨越发展的同时,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瞻远瞩,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动摇,浓墨重彩,重锤擂鼓,精心绘制全区教育新蓝图:新建12处中小学,形成较为完善的基础教育体系;特别是临沂唯一的外国语学校与加拿大SBS联合,打造了一流的国际教育机构;李公河小学开设红色教育课程,获得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好评;……,成为记录开发区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个闪光点。
完善机制,夯实教育优先发展根基
开发区始终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、抓未来的观念,把创新发展基础教育作为促进经济提速的重要策略之一,完善各项机制,夯实教育优先发展根基。
积极创新优先发展的机制体制。确定了中小学布局调整与社区建设相结合的原则,明确了政府和各部门的职责分工,建立和完善了支持教育优先发展的人力资源、财力资源和物力资源配置机制,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行动计划明晰了教育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。
全面营造起优先发展的浓厚氛围。把教育工作实绩作为考核街道政绩的重要内容,落实党政领导干部联系学校制度,实行教育投入和实施素质教育一票否决。两委会议多次研究教育工作,进行专题研究和部署调度,实实在在解决了许多突出困难和问题。
全力为优先发展提供政策和财力保障。优惠政策优先给予教育,财政投入优先保障教育,困难救助优先安排教育,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出资捐资办学,2012年企业、个人教育公益性捐赠支出金额 32.2万元,发放救助资金143.25万元,实现贫苦助学全覆盖。
高点定位,普教优教工程惠民生
教育是最大的民生。
开发区人一直有一个非常简单朴素的想法:安居才能乐业,只有把家安在开发区,让子女享受良好的教育服务,大家才能安心做事。有没有好的教育条件,成为开发区招商引资的关键。
为加速民生福祉改善,开发区以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,通过实施优教普教工程,让社区居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。
高标准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,投资4214万元,用于新建、改建园建设;投资620余万元,提升改造8所小学附属公办幼儿园,以公办园为主体的多元办园格局即将形成。
加快推进校舍安全工程,伴随着外国语学校和三十二中学二期工程、实验一小操场、李公河小学操场、栗行小学新建工程和实验二小教学楼扩建工程投入使用,拓展了区域优质教育资源。
全面推进装备设施配套,投资526万元,实现饮用温水、温暖工程和“营养午餐”全覆盖。安装“班班通”设备206套,配备探究实验室4口,开发区学生首次拥有了展示创新能力的高端平台。
“以前的时候都是本地的家长往兰山区奔,如今我们开发区的学校无论在学校设施、办学规模还是在教学质量等方面丝毫不逊于其他学校。家长和学生都很乐意让自己的孩子来此就读,甚至其他地方的家长也把孩子送到我们学校来接受教育。”开发区一小学校长很是自豪地说。
科学引领,品牌战略工程润无声
随着开发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加速,社会对教育需求也不断扩张。开发区管委会高度重视,逐年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。2012年,开发区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工程,着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、全面发展、特长发展,学生的学业幸福感不断增强。
开展现代学校管理制度评比,不断提升中小学校园文化。构建形成读报评报长效机制,拓宽师生的文化视野,提升师生的政治素养、理论素养和写作素养。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心理健康教育,健康文化、和谐文化持续深化。开展快乐读书系列活动,举办新年诗会,书香文化深入推进。承办百名科学家进校园讲座,组织七巧板比赛和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,科技文化氛围浓厚。开发校本课程、编排校本操,特色办学招牌凸显。SBS美加国际学校临沂校区成功落地招生,开发区教育影响力迅速提升。临沂大学第二附属小学和第二附属中学挂牌,成开发区教育升级新起点,教育品牌效应逐步显现。
“我们必须统筹协调,高位发展学前教育,均衡发展义务教育,积极发展社会教育,全面提升综合办学水平,早日跨入教育强区行列!”开发区教育局局长崔崇剑表示。
如今,开发区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正借着科学跨越发展的春风,团结一心,开拓进取,鼓足风帆,济海远航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