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市区明年有望“一张网”供水 - 鲁粤新闻 - 新闻动态 - 东莞山东商会-- 东莞市山东商会 jrs篮球直播_nba直播吧极速体育_nba直播网jrs
山东商会东莞分会
当前位置: 东莞山东商会 > 鲁粤新闻

鲁粤新闻

大市区明年有望“一张网”供水
作者:admin 时间:2013/09/09 点击:532
  继我市收购莞城、南城自来水厂后,11月1日、11月23日,我市东江水务专门小组分别与东城自来水公司、万江自来水厂签订了《委托管理协议》,定于12月1日正式进驻开展托管工作。至此,大市区4个街道供水全部由市统一管理,标志着大市区供水一张网建设取得了实质性的大突破。

  部分村级水厂出厂水质未达新国标

  为何要将大市区的水厂收归市管?“我市在水源水符合III类地表水标准的前提下,大部分水厂的制水工艺基本可以应对。”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2010年以来的监测数据显示,东江水务属下的水厂出厂水常规项目水质合格率为99%以上,镇级水厂出厂水常规项目水质合格率为96.2%。

  该负责人坦言,在水源水质不稳定的情况下,部分镇级供水厂,特别是村级水厂受运行维护、自控水平限制,出厂水水质难以保持稳定,目前我市村级水厂的出厂水常规项目综合合格率只有89.1%,无法满足水质新国标的要求。此外,受长距离的管道输送、管道老化等因素影响,用户终端水与出厂水水质存在差异,主要超标项目是浊度、色度、余氯和总大肠菌群,供水管网输配环节存在二次污染问题。

  改由市镇两级水厂提供“放心水”

  “东莞要实施‘放心水’工程,全市供水一张网则是重要的一步,其中将莞城、东城、南城、万江整合,实现大市区供水一张网是先锋。”该负责人表示。为此,东江水务已于2008年11月成功收购了原莞城自来水股份公司,对莞城供水系统进行了统一管理调度;2010年对南城水务有限公司进行了托管,以全资收购方式整合该公司。

  近日,东江水务专门小组又与东城自来水公司、万江自来水厂签订了《委托管理协议》,并将于12月1日正式进驻开展托管工作。至此,我市大市区4个街道水厂全部由市统一管理。

  “目前,市区除莞城、南城外,东城与万江相对管网独立,供水互通性较差,且在部分区域由村级水厂供水,其制水工艺、供水服务、水质监测、抢修效率参差不齐,此状况有望在东江水务进驻托管东城、万江供水企业后得到解决。”该负责人表示。

  该负责人说,完成正式托管后,一是将在管理体制上实现大市区一张网;二是将通过管网连通建设,实现供水统筹调度,在管网上实现大市区一张网;三是全面关停村级水厂,改由市镇两级水厂供水,水质与服务将有明显提升。

  明年全市推进供水一张网建设

  据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,东江水务专门小组将配合国资委,在2012年6月30日前完成对东城、万江供水企业资产评估的工作,并争取于2012年底前完成对东城、万江供水企业的整合,加快组建市区供水集团。届时,将有望在大市区率先实现一张网供水格局,保证大市区安全优质供水。

  此外,市水务局要求各镇街加强对村级水厂供水水质的监管,加大在全镇范围内的供水管网建设和改造力度,加快对辖内村级水厂的整合工作,逐步接管村级水厂的供水范围,实现“一镇一水企”,由镇级水厂统一抄表到户,2012年在全市范围内推进供水一张网建设。

  该负责人表示,水务部门还将以实现大市区供水一张网为示范,在物理层面实现主干管网互联互通,在体制层面落实一体化管理,在服务层面建立统一的服务规范,包括加快百家水厂升级整合、建设千点水质监测网络、推进万里管网优化改造工程。

  我市设立124个出厂水监测点测水质

  目前,我市水质监管体系已初步成形,基本建立了企业自检与行业监测相结合的水质监管制度。东江水务监测站的检测能力已达173项,塘厦、石龙、石排、东城等多家镇级供水单位的水质自检能力也达到40项以上。全市供水企业基本都能按有关要求开展水质常规项目的自检。

  此外,由市水质监测中心代表政府对全市供水企业实施水质抽样监测。目前我市共设立了17个水源监测点,124个出厂水监测点,近300个管网监测点,20个二次供水监测点,监测范围覆盖供水全过程。市水质监测中心对这些监测点进行每月一次常规抽样监测,每季度一次多项抽样监测。

  此外,我市建立了全市供水水质预警体系。大部分市镇级供水企业自身设置了水质在线监测点,掌握瞬时水质状况,有效地发挥了水质预警作用。今年市水质监测中心还新建了3个水源水、2个出厂水、3个管网水共8个水质在线监测点,在线监测点的监测项目最多达19项。通过“东莞市城市供水水质监测预警技术平台”,将在线监测、供水企业自检和市水质监测中心抽检数据一并进行分析,全市水质信息沟通顺畅,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。

  我市在中试基地试验表明东江原水臭味可明显去除

  为使我市出厂水水质达到新国标,中试研究基地已于今年9月落户东莞。目前,我市在中试基地开展预氧化、粉末活性炭吸附、纯氧曝气、多功能滤池等工艺集成试验研究。通过以四组工艺流程采用东江水和运河水2:1混合配水作为试验原水,模拟东江水排洪时期的水质状况。

  目前试验结果表明,通过高锰酸钾与粉末活性炭联用,对东江原水中臭味有明显去除效果,滤后水及消毒后水臭味等级降低,对土臭素和二甲基异冰片等臭味物质去除效果也相对较好。

  “逐步实现 全市供水统一调度”

  记者:推进全市供水一张网,对市民有何实在的好处?

  市水务局:目前我市供水管网除了东江水务的管网能互联互通外,其他各水厂之间的供水管网互不相通。当某个地区自来水厂出现制水问题,其他水厂的水无法接济,可能导致该地区的居民一时无水可用。在实现全市供水一张网之后,一个地区水厂出现制水问题,当地居民则可以通过统一的供水管网从周边的其他水厂获得用水。

  记者:此项工作目前进展如何?

  市水务局:我们正在加快组织编制全市供水管网联通规划与设计,指导各镇街实施与周边镇街供水主干管网的互联互通,要求各镇尽快组织开展供水管网普查工作,加大供水管网建设和改造力度,建立科学、系统、准确的管网信息库,对供水管网系统进行动态管理。在此基础上再逐步建立和完善全市供水优化调度系统,实现全市供水统一调度。

  记者:我市实施供水一张网接下来有何战略?

  市水务局:结合我市水务“十二五”发展规划以及水资源分配方案,组织编制全市供水总体规划、市区供水专项规划和管网改造规划,为全市供水一张网提供技术支撑。以规划为指导合理调整供水结构与布局、确定水质目标,逐步实施水厂工艺改造升级。

  今年,我们要加快编制市区供水专项规划,结合水源配置,确立合理的市区供水模式,统筹改造优化市区供水管网系统,从技术的层面指导大市区的整合优化工作。

  记者:如何厘清政府与水企的关系,保证水质?

  市水务局:我们将研究制订符合东莞实际的供水特许经营管理办法,通过实施供水特许经营制度的方式,调整市镇两级政府、政府与水企、水企与用户之间的责任定位,对供水营运主体、营运范围、水价机制、服务目标、营运期限以及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进行规范并实行目标考核,实现政府的有效监控,保障饮用水安全和行业健康发展。

版权所有© 东莞山东商会 | Copyright © 2013-2014 www.dgsdsh.com All Rights Reserved